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中心 > 图片新闻
三中院践行新时代“枫桥经验”助力滨海新区行政争议多元解纷机制建设
分享到:
作者:王宇琪  发布时间:2023-11-08 15:15:10 打印 字号: | |


为深入践行新时代“枫桥经验”,坚持把非诉讼纠纷解决机制挺在前面,有力服务市委市政府“十项行动”实施,助力滨海新区高质量发展,11月8日,三中院、滨海新区法院、滨海新区司法局及司法服务保障相关单位,共同召开“建立加强诉源治理、进一步完善预防与化解行政争议协同机制”发布会,并举行会签仪式暨“滨海新区行政争议多元解纷中心”揭牌仪式。滨海新区区委副书记、区长单泽峰出席,三中院党组书记、院长张长山,滨海新区法院党组书记、代院长李雪春,滨海新区司法局党组书记、局长云凤柏致辞。三中院党组成员、副院长殷元庆主持发布会并对协同机制进行解读,滨海新区政府及有关行政部门负责同志参加。

协同机制围绕行政争议的“源头-诉前-诉中-诉后”四阶段,通过13项具体举措,建立全流程争议化解协同机制,力争实现预防于源头、止争于诉前、解纷于诉中、息讼于诉后。源头化解方面,切实提升依法行政规范性;参与重大决策风险评估;积极融入社会治理体系。诉前治理方面,建立行政争议多元解纷中心;建立信息化多元解纷平台;充分发挥行政复议主渠道作用;健全行政机关自我纠错机制。诉中解纷方面,切实推进行政争议实质化解;加强重点领域案件研判和化解;深入推进落实行政机关负责人出庭应诉制度。诉后治理方面,切实发挥典型案例示范引领指导作用;健全常态化司法行政良性互动机制;强化行政争议信访化解。

张长山表示

三中院把服务法治政府建设作为能动司法的重要方面,大力推动行政争议实质化解。在落实协同机制的新起点上,要强化“开创”意识、“优培”意识、“建强”意识,以创新的精神不断创新,以务实的态度狠抓落实,在党委领导的社会治理大格局中强化能动履职,建设运用好行政争议多元解纷中心和信息化平台,充分构建“非诉在前、诉讼断后”的递进解纷过滤体系,以形成多元解纷的新标杆、诉源治理的新典范,全力推动法治天津、法治滨海建设。


李雪春表示

滨海法院要以协同机制的建立以及滨海新区行政争议多元解纷中心的揭牌为契机,紧紧依靠区委领导,在以“诉源化解、多元化解、实质化解”为导向的“滨海经验”的基础上,从“能动”“创新”“实效”三个方面再谋划、再发力,尝试构建多方参与、部门联动、有效衔接的行政争议多元解纷体系,建设功能完备、形式多样、运行规范的线上线下解纷平台,打造滨城行政争议多元解纷中心新样板。


云凤柏表示

做好行政争议化解工作要多方联动、多措并举、多点发力。今年来,区司法局与区法院制定“案件引流制度”,与区信访办建立“访议对接制度”,推动出台“行政应议应诉工作规定”。下一步,区司法局将会同各行政机关,在履职中牢固树立法治意识,从源头上减少纠纷。健全法律解释机制,对行政行为做好释法明理以避免误解。对行政争议积极沟通应对,推进实质化解,助力滨海新区行政争议化解工作成为法治滨海建设的一张靓丽名片。

最后,单泽峰与张长山共同为“滨海新区行政争议多元解纷中心”揭牌。
此次签约暨揭牌仪式标志着滨海新区在行政争议诉源化解、多元化解、协同化解方面拉开新序幕、开启新篇章。下一步,三家单位将分工负责、齐抓共管、密切配合,持续推进依法行政水平与法治政府建设,不断提高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为滨海新区高质量发展支撑引领行动提供强有力的法治保障!



 
责任编辑:郑思琦